海宁农商银行围绕“碧海潮生 惠邻共富”品牌,通过党建嵌入金融服务,坚定大零售转型,深化数字化改革,推进网格化管理,实现业务跨越发展。
一、党建品牌概述
“潮”,是海宁最具辨识度的符号,“敬业奉献,猛进如潮”是海宁精神的提炼。“干在实处、走在前列、勇立潮头”,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工作一以贯之的要求。在浙江农商联合银行党委正确领导下,海宁农商银行党委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和干部职工,以“碧海”“惠邻”为初心,以“潮生”“共富”为使命,以党建为引领,以数字为驱动,融合“侠之大者”精神,打造“全员营销 网格管理”“扫地僧”工作法,推进党建业务双融双促,构建满意快乐新金融生态。
二、主要举措
海宁农商银行依托“三潮一网”党建品牌架构体系,高标准打造“碧海潮生·惠邻共富”党建品牌。
一个中心“领”潮: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。
两大支撑“涨”潮:数字化改革、网格化走访,落地党建品牌。
三大工程“弄”潮:快乐领行工程、人才强基工程、固本培元工程,赋能“党建 金融”融合发展。
红色网格“共”富:以“全员营销 网格管理”“扫地僧”工作法为战术变革,全力推动全市共同富裕。
三、特色做法及成效
(一)红色引领聚合力,全域组建党建联盟
一是建立红色联盟“共同体”。聚焦全域党建联盟,多向联动540余家党建联盟组织,推动党建引领“金融 社区”“金融 行业”“金融 园区”深度融合,以党建先行激活发展动能。
二是争当组团服务“表率者”。聚焦红色互动,“税电银3 助企红色联盟”“共富同行 红色四方联盟”已成为全市政银合作样板,通过数据共享、服务共访、企业共助,以共建促共富,深化普惠金融。
三是打造红色治理“示范点”。与市农业农村局共建基层治理信息综合平台,村级收单累计交易9177笔,沉淀活期资金8.85亿元。与博儒桥村共同探索“四共四筹”共富模式,助力该村成为全省首批未来乡村,全力支持全市“扩中提低”抱团发展。
(二)数字赋能简流程,全面深化金融供给
一是“精准画像”实现“全授信”。数字网格系统实现网格、信贷、核心、pad系统全打通,做实农户小额普惠贷款,到6月末,全行个人贷款客户覆盖率达42.71%,增幅位居全系统前列。
二是“数字产品”实现“享便捷”。构建数字产品体系,到6月末,全行数字贷款较去年同期增加15.68个百分点,对私客户粘性较上年同期提升0.84,居全系统同类行首位。
三是“智慧服务”实现“优服务”。探索网点无现金柜服务,依托移动展业pad、厅堂营销系统等,打造“数字管理、移动办公”模式,实现零售客户经理业务“边走边办”,厅堂业务“即到即办”。
(三)悟道农商“扫地僧”,全力做实网格服务
“扫地僧”是金庸武侠小说《天龙八部》中一位武功深不可测的高手。海宁农商银行结合“培养高手、赋能发展”思考,推出“全员营销 网格管理”模式,着力构建全域数字网格化服务体系。
一是思想引领、融入大局,激发“愿扫”动能。252名“党建共建·共富专员”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,构建“公正、公平、公开”快乐工作生态,强化“凝聚力、执行力、战斗力”三力建设,结合“背包精神”“三水精神”,静下心辛勤耕耘所辖网格,凝聚起全员扫地僧“愿扫”共识。
二是全员营销、见思见行,练好“能扫”技能。以数字小微平台、数字网格管理平台、移动展业pad三大“秘藉”,建立精准营销服务体系;深入开展全员营销3.0培训,提升服务意识与能力,建立外拓营销团队、厅堂营销团队、放款服务团队,发挥团队战斗力量。
三是网格划分、客户分层,探索“尽扫”可能。搭建小微企业网格、个体工商户网格、市民网格、其他开放网格,指派“扫地僧”入网入格,实现角角落落“应扫尽扫”;探索网格客户分层管理,差异化开展走访与金融服务,确保“有土可耕、精耕细作,守土有责、落责到人”。
四是督导固化、考核评估,建强“长扫”机制。搭建“七率一性”考核评价体系,强化过程管理,建立网格动态调整办法,提升员工守土责任意识;挂钩中层管理与绩效考核办法,打通“业务发展”与“人力管理”两大渠道,将“扫地僧”模式变成融入公司法人治理的特色管理机制。
海宁农商银行党委将持续建立覆盖面广、影响力大、实效性强的党政银企战略合作网络体系,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,以深耕网格支农支小、以构建数字普惠金融,全面推动共同富裕最小单元建设,在助力“两个先行”中争做示范表率。